浏览:3483 回复:1 ![]() |
网友爆料:我们刚搬家到五大花园,老婆每天骑电瓶车上下班。由于家在5楼,电瓶车只能停在1楼。而小区非机动车停车位一年四季都没得空位。听保安介绍,说是有私人的停车位。好不容易找到地方,老夫妇开的。车棚里面挤满了电瓶车,说是没得位置了。。。。又继续找,终于找到一家,还剩了两个位。松一口气,算运气好!一问收费。80块一个月,老板还各种不耐烦!感叹,直逼汽车停车费。没办法,只有交涩。。 ![]() 老小区现象一:停车贵
月收55到120元 停电马儿贵过汽车 11月4日,在小区15栋楼下,严格说来,这里只是腾出来的几块空地,负责看守的大爷告知,此处收费,依据车辆大小或者电瓶车的伏数,价格从60元/月起,而按次数停放则是3元/次。
当对收费太高表现出异议时,守车大爷说,“我这里是24小时停取,你去问问哪家是?”随后,去到小区另外三处非机动车停车棚。每处大约有100辆左右的容量,收费均从55元/月起价,而其中一处的老板明确拒绝记者,这里不接受不充电的停放。这几处停车棚都有开放时限,从早上6点左右到晚上11点左右,分冬夏时令。
小区住户高女士无法接受这里包月停车的高收费,平日都将电瓶车停放在附近别的小区,然后步行十五分钟回家。
现象二:停车赚
一楼对外停电马儿 月入2000多元 停车贵的后面,蕴含着的是巨大“商机”。住一楼的陈婆婆和老伴,很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机会。他们将原来经营的麻将馆改为了电瓶车停车点。 “小型电瓶车包月充电是75元,不充电包月是65块钱,你要是想充一次给2块。摩托车的话100元到120元都有。”陈婆婆一边介绍,一边担保车停在这里会很安全,“我家老头子24小时都守着,而且是停在室内的,你放心好了。” 陈婆婆说,这里能停30多辆车。按照平均价格80元一辆计算,一个月能挣2000多元。像陈婆婆家这样将自家住宅改为非机动车停车点的居民有很多,小区里随处都能看到“停电瓶车”的牌子。
物业回应:3000辆“两轮”车只有500个停车位 小区内非机动车停放滋生出的问题,中央花园物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李某一清二楚,“我们也经常接到业主的投诉。” 李某告知,该小区72栋共3180户住户,保守估计电瓶车和摩托车有3000辆左右,但统规统建的非机动车停车场只有5个,够停放约500辆车。 “按照物价局规定,我们也要求5个车棚把收费标准张贴出来,”正如李某所说,在那个2米见方的看守棚上确实张贴有物价局收费标准,但价格一栏已经撕毁。 小区内兴起的一楼住户“代客泊车”,消化了超过2000辆电瓶车和摩托车,但物业有限责任公司却表示,无权过问和管理这部分市场。
生存难:停车场按9元/月收 10年前“标准”现在亏本 按一个停车场3个工人,每人工资1800元,承包费900元每月,电费1000元每月,成本近8000元。而一般只有300多辆电瓶车,如果不充电的车按9月每月收,连成本都收不回来。
一名物业公司的负责人算了一笔细账,2004年物价局制订这个收费标准时,成都主城区的最低工资标准是450元,按每辆电瓶车收费9元的标准,50辆车的费用就能基本保障守车人的收入。现在成都主城区的最低工资标准已经达到1400元,按这个算法,每辆车至少要收28元,才能让守车人的收入达到最低工资标准。 “所以,有些非机动车收费贵点也是可以理解的,现在非机动车收费标准真的需要提升。”
![]()
| |||||||||
举报 |

回帖并跳转至首页